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的作用你知道吗?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关于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标准(试行)的通知》和劳动和社会福利厅三号文件精神,规定企业人力资源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统一考试是对他们知识能力的综合评价,是对他们专业素质的一次检验。持有此资格证的人,表明其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也是企业管理者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新起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全国统一考试按照职业标准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员(职业资格四级)、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二级)、高级人力资源师(职业资格一级)。
凡考核合格者,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行统一编号登记管理和劳动部官方网站网上查询,是相关人员求职、任职、晋升、包括出国等的法律上的有效证件,可记入档案、全国通用。
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等级
一级: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相当于高级职称。
组织制定和实施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和重大事件的策略性解决方案,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决策过程的重大疑难问题或对相关问题提出相关建设性解决方案,能够与相关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渠道。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相当于中级职称。
处理复杂的或部分非常规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确定工作方法,开发相关工具,指导主要相关人员的工作,审核相关文件制度,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并对工作成果进行评估,听取内外人员的意见,协调相关人员解决问题。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助理,相当于助理级职称。
助理人力资源业务管理人员。主要特征是,起草本专业相关文件,落实相关制度,在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制定过程中,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测算,独立完成岗位日常管理工作,如独立办理招聘、劳动合同、劳务外派、社会保险等手续。
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员,人力资源员。
主要工作的特征是在他人指导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性事务工作。负责人力资源相关资料、数据的收集、分析、整理和信息的传递;制作台帐;承办相关业务手续。职能范围局限于人力资源内部。